根據(jù)日前統(tǒng)計,國產(chǎn)動畫電影《大圣歸來》已超越《功夫熊貓2》,成為中國內(nèi)地電影史上動畫電影票房冠軍。這一事件在國內(nèi)引發(fā)關注和討論的同時,也引起了印度媒體的注意。
有意思的是,印度媒體在報道時還特意注明《西游記》和孫悟空的印度背景。
《印度時報》26日以題為“基于有關印度的故事改編的中國動畫電影破了紀錄”的文章,報道《大圣歸來》破紀錄一事。
這家報紙說,《大圣歸來》是根據(jù)《西游記》改編,而《西游記》講述的是一只“有趣的”猴子保護唐三藏前往印度的故事。這只有趣、有時又有些“搗蛋”的猴子深受中國兒童的喜愛,而且是中國兒童從小開始了解印度的重要原因。
原型來自印度神猴“哈奴曼”?
新華社電 從孫悟空身上了解印度?印度媒體的觀點是,孫悟空與印度史詩《羅摩衍那》中的神猴“哈奴曼”很相似,“猴王孫悟空有一些特點,打斗、法術等與印度的哈奴曼一樣”。
在《羅摩衍那》的故事中,神猴哈奴曼神通廣大,能騰云駕霧,它幫助故事主人公羅摩打敗魔王,救出羅摩的妻子悉多。
其實,我國一些學者早就對孫悟空這個形象的來源進行了探究,有人認為孫悟空就是源自哈奴曼或是受其影響,但也有學者不認同。
魯迅認為,孫悟空演變自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淮水水怪“無支祁”,記載中的無支祁“形若猿猴”。
胡適在“《西游記》考證”一文中則說,“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,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,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……在印度紀事詩《拉麻傳》(即《羅摩衍那》)里尋得一個哈奴曼,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圣的背影了。”
季羨林在“《羅摩衍那》在中國”一文中表示,“這個猴子(孫悟空)至少有一部分有《羅摩衍那》中神猴哈奴曼的影子,無論如何標新立異,這一點也是否認不掉的?!?
這個問題難以有定論,但“大圣”對于推動中國動畫電影的發(fā)展與進步確實有意義。印媒也提到,這部電影被看作是中國以創(chuàng)作出能匹敵國際優(yōu)秀作品為目標,經(jīng)過數(shù)年努力的“大成功”。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公眾號
官方百家號